作者:創新講師|創新先生 陳建銘
在創新思維的世界裡,我們常聽到各種發想方法、創意流程或系統化的創新工具。那麼,這些全球知名的創意思考方法之間,有沒有什麼「共同點」呢?

全球常見創意方法解析(含共通特點)
腦力激盪法(Brainstorming)
核心流程:
觀察力|確認問題: 明確定義當下要解決的困境或機會點。
想像力|自由發想: 成員自由產出想法,一人一點子寫在便利貼上。
分享與連結:全員分享點子,彼此補充與發展。
分類與票選:整合思維後投票選出最具潛力的方案。
👉 運用場域:創新提案、課堂討論、產品開發初期

設計思考法(Design Thinking)
在設計思考課程與創意思考課程中十分常見,是強調以「使用者為中心」的創新方法。
五大步驟如下:
觀察力|同理(Empathize): 深入了解使用者需求與情境。
定義(Define):明確問題核心。
想像力|發想(Ideate): 產出大量創意解方。
原型(Prototype):快速做出可測試的解決方案。
測試(Test):實際測試並根據回饋優化方案。
👉 強調用觀察去看見問題、用想像創造可能,是設計思考工作坊的核心精神。

Q.O.A.N. 創意思考法
四步驟如下:
質疑(Question):挑戰既有框架,提出不同角度的問題。
觀察力|觀察(Observe): 主動感知周遭,激發靈感來源。
想像力|聯想(Associate): 將不同概念做連結,產出新組合。
社交(Network):跨界交流帶來全新觀點。
👉 在創新團隊中,這是一種低門檻、但高效啟動靈感的方式。

TRIZ(發明問題解決理論)
這是一套來自俄羅斯的系統化創新工具,在解決問題與創新技巧課程中是重要的一環。TRIZ 藉由大量專利分析,整理出可通用的創新原則。
TRIZ 核心步驟:
觀察力|定義問題(矛盾識別)
分析矛盾(技術/物理)
理想最終結果
想像力|運用創新原則(40項原則)
分析資源與物理效應
評估與選擇最佳方案
實施並持續優化
👉 TRIZ 是許多系統化創新課程的主軸工具,非常適合科技產業、研發單位、創新部門使用。

發想點子的方法,為何都少不了觀察力與想像力?
從上述方法不難發現,無論是腦力激盪、設計思考,還是 Q.O.A.N. 或 TRIZ,最初都是從「觀察現況」與「突破想像」開始的。
✅ 觀察力:
幫助我們看見真實問題,而不是只憑直覺處理表面症狀。
✅ 想像力:
讓我們從限制中找到新可能,產出突破框架的點子。

結語:創新的開始,就是看見不一樣
身為一位致力於創意教學的創新講師,我深信:
若你想要更有創造力、能夠在工作與生活中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法,
就從「提升你的觀察力與想像力」開始。
若你想要更有創造力、能夠在工作與生活中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法,
就從「提升你的觀察力與想像力」開始。
畢竟,真正的創意,從來不是天外飛來──而是有意識的訓練與實踐累積。

關於作者
創新講師 創新先師 陳建銘
我在Hahow 開設的線上課程 👉 「創新先生瘋狂創造力:創造力思維與發想流程」
📩演講與課程邀約,請來信:chen.arron1@gmail.com